|
生物燃料公司 Logos Technologies 和合作伙伴 Edeniq 表示,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维塞利亚的玉米向纤维素迁移 (CCM) 试点工厂已经完成了 1,000 多个小时的连续运行。
该工厂采用 Edeniq 的专有技术,每天将 1 吨非食品玉米秸秆转化为乙醇。两家公司表示,如果以商业规模进行,这种转化过程将产生一种国产、可再生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生物燃料,温室气体排放量低,碳足迹小。
在 2009 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以及能源部生物能源技术办公室的资 WhatsApp 号码数据 金支持下,Logos Technologies 管理了 CCM 工厂的设计、施工和 1,000 小时的演示。
该工厂位于 Edeniq 总部,于 2012 年 3 月首次开始生产乙醇。运营包括机械预处理、糖化、发酵、蒸馏、液固分离和集成工艺水回收。
Edeniq 贡献的技术包括用于机械预处理的 Cellunator 以及先进的糖化和发酵生物化学。Cellunator 技术通过将玉米和其他植物材料研磨成更容易转化的“尺寸合适”的原料颗粒来生产糖。

两家公司表示,他们计划将 CCM 工厂展示的技术商业化,并开发其他概念,目标是启动大型纤维素工厂。
彭博新能源财经3 月份发布的一项行业调查显示,到 2016 年,纤维素乙醇有望在成本上与玉米乙醇相比,这一发展可能会推动燃料生产。BNEF 称,2012 年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为每升 94 美分,比用玉米生产的乙醇高出约 40%。接受调查的纤维素乙醇生产商预测,这一价格差距将在 2016 年缩小。
|
|